GPS定位系統的原理

GPS采用時間測距導航定位體制。用戶接收設備精確測量由系統中4顆衛星發來信號的傳播時間,然后完成一組包括4個方程式的模型數學運算,就可算出用戶位置的三維坐標以及用戶鐘與系統時間的誤差。

GPS定位系統的原理

用戶利用導航衛星所測得的自身地理位置坐標與其真實的地理位置坐標之差稱為定位誤差,它是衛星導航系統最重要的性能指標。定位精度主要決定于軌道預報精度、導航參數測量精度及其幾何放大系數和用戶動態特性測量精度。軌道預報精度主要受地球引力場模型影響和其他軌道攝動力影響;導航參數測量精度主要受衛星和用戶設備性能、信號在電離層、對流層折射和多路徑等誤差因素影響,它的幾何放大系數由定位期間衛星與用戶位置之間的幾何關系圖形決定;用戶的動態特性測量精度是指用戶在定位期間的航向、航速和天線高度測量精度。

GPS定位系統的原理

導航定位分二維和三維。二維定位只能確定用戶在當地水平面內的經、緯度坐標,三維定位還能給出高度坐標。多普勒導航衛星的均方定位精度在靜態時為20~50m(雙頻)及80~400m(單頻)。在動態時,受航速等誤差影響較大,定位精度會降低。時間測距導航衛星的三維定位精度可達十幾米(軍用),粗定位精度在100m左右(民用),測速精度優于0.1m/s,授時精度優于1μs。

衛星導航發展趨勢是實現全球連續、實時、高精度導航,降低用戶設備價格,建立導航與通信、海空交通管制、授時、搜索營救、大地測量及氣象服務等多用途的綜合衛星系統。


GPS定位系統的原理相關百科:

    沒有找到您想要的百科